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龙狮项目团队走进新疆巴里坤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5-11-08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作者:吴明放 点击量:

跨越山河,情系边疆。11月2日至6日,应河南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巴里坤县分指挥部邀请,我校“龙狮项目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项目团队远赴新疆巴里坤,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化润疆”教育实践活动。团队以“龙狮运动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龙狮运动进校园,传统文化育新苗”为主题,先后走进哈密市第三中学、巴里坤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牧区萨尔乔克乡中学、下涝坝乡中心校、边境牧区大红柳峡乡中心小学以及巴里坤镇第一、第二幼儿园等多所学校,通过文化教学、技艺展演与互动体验,为当地师生和牧民带来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援疆干部、巴里坤县教育局副局长刘羽陪同参与。

与边境牧区大红柳峡乡中心学校全体学生合影(摄影/马国杰)

活动现场(摄影/马国杰)

在交流座谈环节,项目团队与巴里坤县教育局及各学校负责人围绕“龙狮文化进校园”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校方详细介绍了办学条件与特色项目,并带领团队参观校园设施。在幼儿园,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体验龙狮、剪纸、皮影戏、造纸术等传统技艺,与民族学生互学互赏,共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绚丽画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井怡琼代表团队,向各学校赠送了象征龙狮精神传承的旗帜与教具,校方则回赠校旗、锦旗及传统书法作品等,豫巴两地跨越千里的情谊在仪式中进一步凝聚。

沉浸式体验舞龙舞狮魅力(摄影/马国杰)

教学互动环节,团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梯度化教学内容。面向幼儿,以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述龙狮的起源与吉祥寓意,结合彩带龙互动游戏,在欢声笑语中播下文化启蒙的种子;针对小学生,则手把手教授“8字舞龙”“单龙盘柱”等基础动作,并特邀国家级龙狮教练现场指导,帮助孩子们在实践中有形有感地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中学生,团队深入阐释龙狮文化的精神内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深刻联系,引导他们在思考中增强文化认同。各民族学生踊跃参与,沉浸式体验舞龙舞狮的独特魅力。下涝坝乡中心校五年级学生胡丽甫尔激动地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今天亲身参与,感到特别自豪!”

互赠旗帜友谊长存(摄影/马国杰)

展演现场气氛热烈,龙腾狮跃,精彩纷呈。在幼儿园,威风凛凛的舞龙腾跃盘旋,灵动活泼的舞狮翻滚跳跃,引得孩子们目不转睛,欢呼不断;在牧区学校,团队以《龙腾盛世》《狮跃山河》为主题,演绎“游龙”“穿腾”“翻滚”“采青”“高台饮水”等经典动作,展现龙之灵动、狮之威猛;在中学场域,增加《龙腾狮跃》主题展演,锣鼓铿锵,龙狮共舞,队员们默契配合,动作刚柔并济,气势磅礴,赢得满堂喝彩。尤为动人的是在萨尔乔克乡中学,由各民族学生组成的近百人“小狮子”队伍,与大学生龙狮队同台共舞,形成大、中学生携手演绎的生动画面。大小狮群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技艺的传承,更传递出民族团结、代际接力的蓬勃力量。

龙狮文化进社区 中华民族一家亲(摄影/马国杰)

活动期间,团队在巴里坤县教育局安排下,参观了巴里坤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新疆新瓷研究成果展等,深刻感受到巴里坤作为文化重镇的深厚底蕴与创新发展的强劲脉搏。

龙狮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此次实践是我校以龙狮为载体,推动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探索。从幼儿园的童趣互动到中小学的同台共舞,从技艺传授到精神传承,每一个环节都是文化交融的桥梁,为“文化润疆”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动能,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边疆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悉,“龙狮项目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已入选国家民委2025年度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全国试点项目。项目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文化讲解、技艺展演、互动教学、赠旗交流等形式,持续推动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文化基因在边疆青少年的心中深深扎根。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