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评审大会在中心会议室召开。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各二级学院团委负责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带队老师及学生团队志愿者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评审会现场(摄影/吕佳瑞)
评审会开始前,现场师生共同观看了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视频。校级重点实践团队通过视频与现场汇报的方式,展示了丰富的实践内容和丰硕的实践成果。评审设有优秀团队和优秀品牌项目两个环节。各二级学院实践团的负责老师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了汇报。

部分单位作汇报展示(摄影/常铃燚)
指导老师作汇报展示(摄影/张随今)
经综合评定,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获得一等奖;教师教育学院、旅游与规划学院、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陶瓷学院获得二等奖;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获得三等奖。数学与统计学院《携手“1152模式”赋能童心筑梦工程》项目以及信息工程学院《从“1024”到乡村振兴的数字实践》项目获得优秀品牌项目奖。
据悉,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历时2个月,除学校组建的1支国家级实践团、5支省级重点实践团和22支校级实践团开展集中实践外,全校还有千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到“返家乡”和“向基层报到”实践活动中。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校团委引导各学院立足专业特色,精准对接服务地需求,明确要求各团队完成“五个一”实践任务,即“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着力探索形成“一院一品”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社会实践品牌项目。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累计参观考察学习50余次,开展宣讲教育80余场,20多个义务支教点辅导学生千余人。通过平院青年、学院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发布宣传稿件400余篇、视频近百个,中青校园、河南日报、大象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报道了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师生的责任与担当。截止目前,我校“魔韵千年传薪火,青春聚力续华章”中华文脉传承团获得河南省大象新闻蒲公英计划“卓越实践团队”、 化学与工程学院夏永帅同学获得“卓越领航者”、文学院杨丹灵同学获得“社会实践先锋”、外国语学院石岩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校团委获得“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