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在国内外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种意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显现出来。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v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孔子还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老子以“道”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看,阴气和阳气各有各的形象,因而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但是归根到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并非始终对抗。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已经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深刻影响。“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
西方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毕达哥拉斯学派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一句是“什么是最智慧的——数”,另一句是“什么是最美的——和谐”。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由数产生点,由点产生面,由面产生体,由体产生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进而产生世界万物。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立和谐观”。
在西方,“和谐”不仅仅是思辨的哲学概念。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当代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结构功能论、协和社会论和社会系统论。社会系统论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其中,最基本的系统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弊端逐步暴露,产生了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家们有的著书立说论证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有的精心设计建立和谐社会的方案,还有的进行建立和谐社会的实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在1803年写的《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英国的欧文对“和谐制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真正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思想家、西方学者及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和描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认识社会,因而不可能揭示社会的本质,也不可能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依靠力量和正确途径。这个历史任务只能由科学社会主义者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指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从而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依靠力量即工人阶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观点是: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第三,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最美好的未来和谐社会,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列宁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多级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
在现阶段,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坚持的奋斗纲领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实际。无论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看,还是从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看,中国共产党所追求、所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说就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时代要求和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的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应当指出,以上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体系。对此,在构建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以什么为统领?从其内部联系来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到“五个统筹”。应在已有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在研究“五个统筹”的内在机理上下功夫,并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
(一)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三)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总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
第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二,深入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其次,要全面反思历史经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
首先,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加强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第五,构建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推进配套改革。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我们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平顶山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和经济上升期,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化工、机电、纺织等工业综合发展,基础比较雄厚的工业体系,被河南省列为中原城市群9个中心城市之一。去年生产总值完成473.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南第6位。
第一,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无论是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切实贯彻落实到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
第二,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解决目前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创新。
第三,坚定不移地坚持维护安全稳定。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率先实现小康社会,打造经济强市,建设生态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