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暨出征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1-07-06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作者:团委 点击量:

7月5日上午,我校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暨出征仪式在2106教室隆重举行,我校“三下乡”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委副书记张清林,“三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苏晓红出席仪式,党委宣传部部长侯延民、学生处处长曹子剑和各院系党、团总支负责人以及2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仪式,仪式由团委书记贺德稳主持。

在启动仪式上,党委宣传部部长侯延民宣读了《关于调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学生处处长曹子剑宣读了《关于开展平顶山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宣布了每支团队的服务地点。随后,我校大学生志愿者代表边鑫同学发言并带领大家庄严宣誓。

党委副书记张清林同志为即将出征的指导老师和志愿者们做了动员讲话。他指出,我校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已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有11支服务团队荣获省级优秀团队,50多名教师和210多名同学受到省级表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在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暑期“三下乡”工作,张清林向志愿者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实践、锻炼自我。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要有更大的作为必须经受实践锻炼,密切与群众的联系。要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光辉历程,深刻理解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就。要深入企业、农村和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来丰富自身的人生阅历,不断增强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强化服务,打造品牌。服务是“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只有针对基层农村的实际需求、扎实开展好服务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才会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同学们才能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增长才干。要结合我校的专业优势,针对农村基础教育中外语、计算机、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相应的教育帮扶活动。三是要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现在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再加上农村的各项基础条件较差,大家会遇到各种困难,希望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勇于在艰难困苦中锤炼品质、磨砺人格。同学们要相互学习、加强协作,发扬团队精神,取长补短、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把今年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好。四是要注重宣传,树立典型。各个团队要及时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经验,注意收集和积累活动的相关材料,经常保持与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积极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系,及时反映活动的进展情况,不断推出有力度、有深度的宣传稿件,为我校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五是要注意安全,展示形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采取切实的预防措施,确保实践活动安全顺利进行。要注意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遵守各项纪律。我们的每一位志愿者都代表着平顶山学院的形象,一定要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以实际行动展现我校学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学校增光添彩!

仪式最后,在主席台就坐的各位领导为每个服务团队郑重授旗,志愿者挥舞着鲜红的队旗,彰显出青春的无限活力。副校长苏晓红宣布平顶山学院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出征,在校领导的欢送下,志愿者扬帆起航,拉开了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幕。

今年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永跟党走 建功中原”为主题,共组成15支校级团队,志愿者将奔赴鄂豫皖革命老区、周口、南阳、新乡、郏县、叶县、宝丰、平顶山市区等地,深入开展党史宣讲、寻访红色足迹、教育帮扶、环保宣传、科技支农、文化惠民、医疗卫生服务、生态农业和农民收入调研、法律和政策宣传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平顶山市电视台、平顶山市教育电视台、平顶山晚报等新闻媒体全程参与并报道了本次出征仪式。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