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党委书记许青云阅读《一个政法学院毕业学子眼中的母校》后深情寄语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

发布日期:2011-09-09 发布单位: 宣传部  新闻作者:宣传 点击量:

9月8日中午,党委书记许青云阅读政法学院简报《政法学院毕业生在“三考”中取得好成绩》,被这则消息尤其是其附件二《一个政法学院毕业学子眼中的母校》一文深深打动,欣然命笔,写下一段感情充沛、文采飞扬、诗情洋溢的批语。许书记在批语中对全校师生和毕业校友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值得我们深思。

我读了《一个政法学院毕业生眼中的母校》(平西湖学子贴吧)一则,感慨万千,溢于言表,为这一学子的成功喝彩、自豪和骄傲,望千千万万学子走向成人、成才、成功。一个人可能有三个“母亲”来塑造他的品格,自然品格是母亲给的,民族品格是祖国给的,文化品格是母校给的。他在我校求学四年,受到了熏陶,母校的文化品格可能会与他终生相伴,那就是平顶山学院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位学子的成功来自扎实的基础和必胜的信心。希望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努力拼搏,以此为楷模,达到光辉的顶点。也衷心期望平顶山学院校友们常回来看看,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家,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最高的概括和褒奖;教师又是善的信使,美的旗帜,爱的化身。我们要履行好这一光荣使命,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要为人师表,崇尚师德,行为世范,严谨治学,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自己的崇高追求,高尚品质和人格力量,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古人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让我们立足本职岗位,激情进取,奋发有为,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以自身的努力,为建设教学型、多科性、富有地方特色的平顶山学院做一份贡献,共同谱写平顶山学院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新篇章,拥有美丽的事业,度过更加壮美绚丽的人生吧。

许青云

2011年9月8日

附件二: 一个政法学院毕业学子眼中的母校

(本文来源于我校最大的学生网络平台 平西湖学子贴吧)

时光飞逝,眨眼间我已经离开学校两年了,研究生生活也即将毕业,下半年即将步入工作岗位,回想起我在平顶山学院的四年大学生活,感慨颇多!书写成文字,希望给后来者能有所帮助和启迪!

我是2005年参加高考的,河南考生,当年以一本线差10分的成绩调剂到平顶山学院的法学专业,2005年是平顶山学院升本的第二年,也是政法学院法学本科招生的第一年,就这样我有幸成为平顶山学院法学专业开山大弟子的一员。

初到学校样样不尽如人意,没有图书馆,没有新餐厅,没有68路,等等,当时我们到市区都戏称为进城。师资也无法让我们满意,一帮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老师,我们真的很失望。

大学生活开始了,新的学习任务也开始了,老师们不辞辛苦的给我们讲解,同学们拼了命的学习,看书,查资料,不懂就问,和老师探讨,交流。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当我们还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各个方面的喜讯传来了,考研23人,司法考试8人,考上公务员17人!

平顶山学院毕业时,我有幸成为考上研究生中的一员,一所211院校,刚入学时我一直在担心自己和名校学生的差距,可经过在一起的比较,平顶山学院走出去的本科生实力是可靠的,是经得起考验的。就在我研二结束,研三生活即将开始之际,我又以平顶山学院本科生的身份考上了重庆市公安局,在西南政法,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一大批名校的学生中脱颖而出。

信心来源于实力,实力来源于积累。感谢我在平顶山学院的四年生活,使我有了扎实的基础和必胜的信心。

在此,特别感谢教过我的母校及老师,师恩如山,谢谢!

送给即将来学院学习的同学们和已经在学院的同学们:

——平顶山学院值得信赖,没有好坏学校,只有好坏的心态!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