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校长郭秋平在东湖校区第二报告厅为医药科技学院教师作专题报告。副校长李波、医学部主任李培,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二级学院院长、医药科技学院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全体教师参加报告会。会议由医药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李进旭主持。

会议现场(摄影/陈鹏)
郭秋平以《从四个维度谈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题,分别结合世界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河南省高等教育和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实际,系统阐释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内在规律、改革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并分别从理念、思路和行为三个层面对医药科技学院加快融入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予以指导。

校长郭秋平作专题报告(摄影/陈鹏)
郭秋平指出,任何组织都是遗传、环境和主观能动性的产物,加快推进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还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中国特色”应用型大学,要锚定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贯彻落实教育三大属性、教育强国六大特质要求,对标对表升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要求,聚力“六大战略”“九大行动”,打好地方牌、做强应用型、走好特色路,不断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郭秋平强调,教师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重点关注立场、责任心、能力、态度和时间这五个影响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变量。立场问题是核心问题,为公还是为私、为人还是为己,直接决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责任心是担当的基础,想成长、要发展就要有责任心、敢担当,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的人想发挥主观能动性也不可能做到。能力决定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成效,能力的取得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积极是做成事情的前提,要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工作实效,做到知行合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时间、与持之以恒的毅力是正相关的关系,要坚持说了算、定了干、持续干的工作追求,用时间的积累把每一件事情都干成、干好、干到极致。郭秋平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与教师们进行经验分享,希望教师们不断提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并就教师如何融入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报告主题突出、内容充实且富有启发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思想深度,通过多样化方式,教育引导教师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进而主动融入学校新发展格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