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我校在办公楼329会议室召开2025年暑期学生安全工作会议,副校长郑东丽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处长熊俊杰主持。
会议现场(摄影/包灿灿)
会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分别就暑期留校学生情况和强化暑期学生管理举措进行简要汇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暑期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安排,围绕任务分工、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郑东丽就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把握两类群体。要聚焦留校学生和离校学生两大群体,坚持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对留校学生,要严格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准确掌握学生动态,做好人文关怀,确保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对离校学生,要深化家校协同,强化信息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假期动向,引导学生做好假期规划。二是关注两个节点。要高度重视放假前端和开学前两个时间节点,放假前端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离校时间不统一,要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开学前需要返校学生,要严格落实提前返校报备审批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提升工作水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工队伍要培养“四心”和“三种能力”。所谓“四心”,一是强大的心,面对学生突发复杂情况,冷静思考、想好对策、抓住重点、处突应急;二是不放心,学生工作无小事,要常怀“时时不放心”的警醒,绷紧安全弦,杜绝麻痹思想与侥幸心理,将“放心不下”转化为“主动作为”;三是责任心,要坚守“尽职、尽责、尽心”的岗位要求,在其位谋其政,时常反思关爱学生的举措是不是落细落实了?工作是不是尽心了?四是进取心,要高标准要求管理队伍,高质量推进管理工作,以“精益求精”代替“差不多就好”,提升学生工作标准。所谓“三种能力”,一是有反思能力,也是指学习力。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纵横对比、分析总结,改进提升,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二是有举一反三能力,也是指创造力。要学会把别人的教训变成我们的经验,从经验教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有破茧能力,也是指突围力。工作中要破除固化思想和路径依赖,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创新服务管理方法,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学生工作提质增效。
郑东丽强调,各学院要严格落实假期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绷紧学生安全弦,做好值班值守,强化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做到放假不放松、管理不脱节、工作不放手,确保假期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