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河南省“豫来豫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首届民族健身操比赛在平顶山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21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新闻作者:田晓菡 点击量:

10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豫来豫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首届民族健身操比赛在我校体育馆举行。本届比赛由河南省民族宗教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体育局主办,平顶山学院承办。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郭瑞疆、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传广、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玉洁、河南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孙甜甜、我校党委书记华小鹏以及省民族宗教委、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和平顶山市民族宗教局、教育体育局有关人员出席开幕式。省内各地的54个代表队、8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本次比赛的技术员、裁判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开幕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李波主持。

开幕式在湖滨校区体育馆进行(摄影/王卓菲)

开幕式上,全体人员面向国旗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华小鹏致欢迎辞(摄影/王卓菲)

华小鹏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师资力量以及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在体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豫来豫亲”民族健身操比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承办此项赛事,也为我校深化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希望全体参赛选手弘扬体育精神,展现青春风采,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学校将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李玉洁致辞(摄影/王卓菲)

李玉洁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豫来豫亲”民族健身操比赛,以体育为桥,以韵律为媒,为全省各族群众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的广阔舞台。平顶山作为此次赛事的东道主,将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周到服务,努力把本次比赛办成一届彰显民族团结、展示体育精神、促进文化交流的盛会。希望各参赛队伍能够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展现新时代中原儿女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期待通过此次比赛,能够进一步激发全省、全市各族人民参与体育锻炼、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将比赛中凝聚的团结力量,拼搏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强大动力,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应有的力量。

运动员代表与裁判代表宣誓(摄影/王卓菲)

运动员代表王兰兰与裁判员代表王文鹏分别宣誓。

郭瑞疆致开幕辞(摄影/王卓菲)

郭瑞疆致开幕辞。他指出,此次比赛,为河南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力、拓展了新渠道。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河南力量。本次比赛以“豫来豫亲”为主题,寓意着河南各族同胞血脉相融。希望全体运动员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裁判员恪守公平公正原则;工作人员做好服务保障。共同把赛事办成团结的盛会、欢乐的盛会。

领导共同为活动揭幕(摄影/王卓菲)

精彩的开幕式表演(摄影/张义权 霍梓丹 余淑雅 王泽)

开幕式现场(摄影/王卓菲)

与会主要领导共同为本次活动揭幕,现场气氛热烈。接着,开幕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绽放中原健身风采”为主题,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内涵丰富的文体展演。展演在激昂的跑旗仪式中拉开序幕,各参赛代表队旗手高举队旗,步伐矫健,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随后,平院学子身着56个民族特色服装,深情演绎民族大联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诠释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厚内涵。接着,由平顶山学院舞龙队带来的《龙腾狮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传统舞龙舞狮的雄健姿态,不仅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韵,也为即将开始的赛事献上吉祥的祝福。一首歌曲《行走河南》,以悠扬的旋律带领观众领略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而大型团体操表演《律动中原》,则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富有创意的编排,展现出力量、团结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赢得阵阵掌声。开幕式最后,在场全体运动员共同登场,齐声唱响《爱我中华》,共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彰显了“团结奋进、和谐美好”的时代主旋律。

开幕式结束后,“豫来豫亲”民族健身操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赛事历时两天,设社会组与学生组(含本科、专科),竞赛项目分为规定套路《锦绣大中华》与自选套路两大单元,全面考验各参赛队的技术实力、编排创意与文化表达力。

比赛精彩纷呈(摄影/王卓菲 陈鹏 张义权 霍梓丹)

比赛中,各参赛队伍在服装、道具与动作编排上融入传统舞蹈元素与现代健身动作,创意迭出、精彩纷呈。无论从京剧动作的细腻融入,到骨笛、手绢、筷子等传统道具的现代演绎,还是功夫元素与体操语汇的跨界对话,无不展现着编创者的匠心。参赛队员在群舞时,队形如山河蜿蜒,气势连绵;在独舞表现中,旋身回眸间似在诉说千年故事——每一处细节既承载着文化的厚重,又焕发着竞技的张力,使这场赛事成为河南全民健身成果与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

19日上午,河南省“豫来豫亲”民族健身操比赛闭幕式在我校体育馆举行。河南省民宗委民族一处二级调研员王凯、河南省教育厅组干处三级调研员高峰、河南省体育局群体处二级调研员张天增,平顶山学院副校长李波出席闭幕式。全体参赛运动员、教练员以及本次比赛的裁判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参加闭幕式。仪式由我校体育学院院长王继强主持。

杨荷燕宣布比赛结果(摄影/王卓菲)

高峰宣读获奖名单(摄影/王卓菲)

为获奖队伍颁奖(摄影/王卓菲 陈鹏)

闭幕式上,本次比赛裁判长杨荷燕宣布比赛结果。高峰宣布优秀运动员、优秀教练员、优秀裁判员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名单。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代表队颁奖。经专家评审,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8名,三等奖27名;优秀运动员55名,优秀教练员11名;体育道德风尚奖10名。

张天增致闭幕辞(摄影/王卓菲)

张天增致闭幕词。他表示,本届赛事精彩纷呈,各参赛单位巧妙地将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健身理念融合,展现了力与美的结合,跳出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乐章。这不仅是我省全民健身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各民族群众携起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闭幕式现场(摄影/陈鹏)

本届比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此次赛事不仅为全省民族健身操爱好者提供交流展示平台,更是以民族体育为媒、以赛事为载体,彰显各民族团结进步、携手共进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铸牢教育功能,推动各族群众自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