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安排,11月4日至6日,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叶忠教授带领的联合认证专家组一行16人对我校音乐学、美术学、化学专业进行联合认证考查。

专家见面会会场(摄影/王卓菲)
11月4日上午,我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见面会在学校尧山实验室二楼会议室召开,河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主任郭铠源线上出席会议,学校领导华小鹏、郭秋平、许建辉、李波、郑东丽、史永昌、代克杰及相关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负责人,音乐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见面会第一阶段由副校长李波主持。

华小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摄影/王卓菲)
党委书记华小鹏致欢迎辞,简要汇报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办学特色、师范专业建设等情况。他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提升专业内涵、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机制,也是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学校高度重视认证工作,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教学条件与育人体系。此次专家组联合考查,既是对专业建设成效的全面检验,也是对学校整体师范教育水平的系统评估,更是帮助学校查找问题、明确方向、推动持续改进的宝贵契机。真诚期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为学校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学校将全力配合专家组工作,确保考查工作顺利完成。

郭秋平汇报师范类专业建设基本情况(摄影/王卓菲)
校长郭秋平汇报了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他以《秉初心融创并举强师范特色发展》为主题,从在坚守初心中夯实师范教育底色、在融合创新中提升师范教育成色、在特色打造中彰显师范教育亮色等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他指出,学校的转型发展源于师、兴于师、强于师,依托师范教育的深厚积淀,学校拓展并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品牌专业,师范教育领域屡创佳绩。他表示,学校将矢志不渝坚守办好师范教育的初心使命,发挥多学科专业群优势,将“教育家精神”“知识交融”和“技术赋能”等融入师范生培养过程,做优做特师范教育;学校谋划“个十百千万”指标体系,实践“12345678”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及“123456”做优秀教师要求,全面实施“项目化+导师制”育人模式,开展师范生素质培养的“5个50”提升工程,持续推动师范教育创新提质,在特色打造中彰显师范教育亮色。

郭铠源在会上讲话(摄影/王卓菲)
郭铠源介绍了河南省师范教育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情况,并就今后学校进一步加强师范专业建设提出三点意见:一要充分认识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希望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认证工作,严密组织,积极配合,持续抓好认证后的整改落实,切实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二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承担着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使命任务,希望学校主动研究阐释教育家精神,把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贯穿办学治校的各方面、全过程,让教育家精神在广大师生心中扎根,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三要全面加强学院的内涵式建设。希望学校以此次认证为契机,主动对接基础教育改革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叶忠主持见面会第二阶段的会议(摄影/王卓菲)
第二阶段会议由叶忠主持。他代表认证专家组就本次现场考查的工作要求进行了说明。专家组就部分问题与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询证。
会议结束后,音乐学、美术学、化学专业层面的专家组见面会分别在相关学院召开,各认证专业对自评报告进行了补充说明,专家组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循证和交流。
进校考查期间,专家组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通过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听课看课、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校音乐学、美术学、化学三个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考查。
11月6日上午,学院、学校分别召开了专业层面和学校层面反馈会。专业层面反馈会上,各专业专家组组长介绍了本专业考查的整体情况并给出反馈意见,专家组成员一一进行反馈,各认证学院领导作了表态发言。

专家意见反馈会现场(摄影/王卓菲)
学校层面反馈会在尧山实验室二楼会议室召开,联合认证专家组全体成员,项目管理专家、河南省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张新民,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负责人,认证专业学院党政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其他师范类专业学院负责人、通识课程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叶忠主持。
叶忠代表联合专家组通报了进校考查工作情况。他指出,专家组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第二级认证的标准和工作要求,紧扣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主线和底线,通过现场走访、深度访谈、听课看课、查阅材料等方式,对三个专业各认证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查和客观评判。专家组一致认为,作为一所省市共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坚定走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之路。学校高度重视师范专业认证工作,以认证促建设、促改进,构建了“课堂教学渗透师德、文化活动涵养师德、教育实践践行师德、榜样示范引领师德”的师德养成体系;在不断深化师范生“三学会”教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完善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体系、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双导师制教育实践、创新了多元化评价方式,积极打造师范教育特色模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专家组就认证主线和底线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音乐学、美术学、化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分别反馈小组考查意见。专家组成员按照分工,分别对照认证标准,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撑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等认证指标,逐项指出了目前三个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郭秋平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首先对专家组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超精湛的专业水准,精准高效的指导及真知灼见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各位专家围绕音乐学、美术学、化学三个专业开展全面诊断,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充分体现了“准、深、细、实”四个特点,不仅出具了一份内容详实、判断精准、科学严谨、务实管用的体检报告,更开出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中要害、标本兼治的良方妙策,为专业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提升质量、实现跨越指明了实践路径。学校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后半篇文章”:一是持续进行整改提升。学校将全面梳理、深刻剖析、逐项研究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整改台账,确保每条意见落地见效,切实将认证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实效。二是持续强化内涵建设。学校将以钉钉子的精神,着力深化教师教育改革,重构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一践行 三学会”的素质要求,完善全链条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实实在在、经得起检验的提升。三是持续打造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优势。学校坚守师范教育初心,夯实底色、提升成色、增强亮色,坚持“对标达标”与“特色发展”双轮驱动,以“新师范”建设为引领,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师范教育品牌。学校将进一步强化产教协同与U-G-S育人机制,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以教育学硕士建设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将多学科专业优势有机融入师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将师范教育建实、建强、建精、建特,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平院智慧、贡献平院力量。

张新民作总结讲话(摄影/王卓菲)
张新民在会上作总结讲话,对各位专家认真负责、精准对标、高效高质的认证工作和学校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认真做好各项认证的准备及配合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专家组进校考查过程中,通过抓关键点、访关键人、查关键事、看关键项,提出了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有温度、有粒度的评价。专家们专业化、高水平、多角度、全方位地反馈意见,对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指出,在本次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倾情付出、积极配合以及卓有成效地工作,保证了此次师范认证工作顺利开展。他希望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将定位做成地位,将特色做成底色,将品质铸成品牌,奋力谱写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