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参赛项目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创新表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主体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实现我校在该赛事主体赛中一等奖“零的突破”,创下历史最佳成绩。

比赛现场
我校参赛作品紧扣国家政策导向与地方发展需求,以跨学科创新思维破解现实难题,彰显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文学院卓俊科等老师团队的作品《“童声传韵,谣动心弦”——地方童谣的数智活化与多元创新》获国赛主体赛一等奖。项目聚焦传统童谣数字化传承困境,推动传统童谣实现从“静态存档”到“活态传承”,从“区域性传播”到“体系化构建”,从“文化保护”到“社会应用”的跨越,为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培育提供青年实践方案。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别文博等老师团队的作品《天鲸——多功能水空两用无人船》获国赛主体赛三等奖,项目依托神经网络PID控制、多算法融合自主路径规划等核心技术,开发出具备动态避障、快速响应与强抗干扰能力的新型装备,创新理念响应“低空经济”国家战略,契合市场增长需求。
党委副书记侯延民看望参赛师生
竞赛期间,共青团河南省委二级巡视员王鑫亲临我校展位,认真听取项目介绍,与参赛学生亲切交流,充分肯定了我校师生展现出的科研素养与团队精神。校党委副书记侯延民现场看望参赛师生,详细了解备赛情况,勉励同学们放松心态、从容应战,充分展现我校学子的综合素养与创新实力。
自3月份启动“挑战杯”校内评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备赛工作,提前谋划、统筹推进,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围绕项目培育、专题培训、模拟答辩和专家指导等多个环节开展辅导,为项目质量持续提升提供坚实支撑。参赛学子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充分展现了我校师生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我校科研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学校将继续以“挑战杯”等科创竞赛为重要平台,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不断锤炼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引导平院学子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据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竞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吸引全国2700多所高校、300多万名学生的40余万件作品参赛,共有1280余件入围主体赛终审决赛。决赛评委会由20名院士专家领衔,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作品96件、一等奖作品187件,二等奖369件,三等奖993件。
(投稿单位:团委 审校:孔思懿 王卓菲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