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7月31日至8月4日,由校党委副书记张清廉、副院长闫天德、袁桂娥、工会主席张久铭带队,69名学员组成的干部培训班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接受红色教育。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培训班召开了简朴而隆重的开班典礼、授旗仪式。培训工作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分组讨论和与红军后代进行面对面现场访谈等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在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听取专题辅导,瞻仰了烈士陵园、纪念碑,体验参观了毛泽东旧居、朱毛红军挑粮、小道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等革命旧址,领悟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身临其境地感悟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使大家对井冈山斗争这一艰苦卓绝的辉煌历史和在这一时期所凝练出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8月1日晚,学员们紧紧围绕 “从井冈山精神到学院精神,学校如何转型发展”、“十三五期间规划”、“升本十年的创业之路”三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校领导张清廉、闫天德、袁桂娥、张久铭深入到各个小组当中参与讨论,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
8月4日下午,培训班举行了结业仪式。各组组长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并作大会交流发言。
党委副书记张清廉在结班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对本次培训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是深刻理解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授和实践体验,全面学习井冈山斗争的历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领导人民开创革命道路的艰辛,体会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和革命勇气,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理解地更为深刻。二是进一步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凝聚力。通过了解和学习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重走毛主席、朱总司令挑粮小道等活动后,全体同志经受了体力和耐力的考验,磨练了意志品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交流,使我们更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充分发扬革命先烈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善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大无畏精神,也使我们队伍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和团队观念进一步增强。三是进一步增强了克己奉公、执政为民的党性修养。井冈山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造就了我们这个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在井冈山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大家要从自我做起,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勤勉敬业,克己奉公,在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师生的工作实践中实现、升华自身的价值,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四是进一步体悟了学院精神。通过井冈山实地学习,大家结合学校当前的转型工作分组讨论,大家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凝结了共识,总结了升本十年来各院系、各部门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讨论,大家对“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 无私奉献”的学院精神理解的更加深刻,各部门、各院系将深入谋划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各自的发展方向,为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吕静作为培训班学员代表发言。她说,通过寻访革命足迹,瞻仰革命旧址,聆听革命史实,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心灵备受震撼和洗礼,理想信念得到进一步深化,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井冈山精神之魂是坚守信念,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敢闯新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是依靠群众。品读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感叹过往,分析当下,展望未来,让人强烈地意识到,学校不断发展进步到今天,特别是在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秉承井冈山精神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作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学习领悟井冈山精神,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实践井冈山精神,勇闯改革发展新路;依靠群众,凝聚力量,促进学校转型升级。
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院长彭朝球代表培训基地向我校赠送了纪念礼品——井冈红旗,并为我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巍巍井冈五百里,千峰竞秀旌旗红。在井冈山,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一路。每名学员无不为革命先烈澎湃的革命激情、崇高的革命理想、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感染、所震撼。通过学习,大家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洗礼,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汲取了营养,进一步增强了党性修养。培训班学员纷纷表示,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井冈山精神激励自己在本职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永远依靠师生,信赖师生,服务师生,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把培训成果外化为实际行动,更好地推动工作,为我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
| 开班仪式
| | 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
| | 茅坪八角楼现场教学
| |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 | 倾听黄洋界保卫战的故事
| | 重走朱毛挑粮小道
| | 颁发结业证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