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平顶山市社科调研课题(成果)我校获奖情况公报
校属各单位:
2008年度平顶山市重点调研课题、平顶山市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结果近日揭晓,我校组织申报的123项调研课题、4部著作、23篇论文全部获奖。
调研课题类:2008年度市社科规划办、市社科联共收到参评的调研课题300余项,经过专家组初审和评委会的评选,评出一等奖54项,其中我校教师占25项;二等奖156项,我校教师占83项;三等奖30项,我校教师占15项。
著作类:2008年度全市共有15部著作获奖,其中一等奖8部,我校参评的4部著作全部获一等奖。
论文类:2008年度全市共有83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0项,我校教师占4项;二等奖58项,我校教师占17项;三等奖15项,我校教师占2项。
现将具体评奖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根据市社科联要求,加办证书费用由科研外事处代收。需要加办证书的老师请与5月19-20日将证书费用交至科研外事处,每套证书60元(结项、获奖证书每个30元),逾期无法办理。
科研外事处
2009-5-6
2008年度市社科规划调研课题获奖汇总表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主持人
| 获奖等级
| 1
| 我校高校六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 许青云
| 一等奖
| 2
| 高校学生工作问题研究
| 窦效民
| 一等奖
| 3
| 优化我省新农村建设资源的新思维
| 张清廉
| 一等奖
| 4
| 平顶山马街书会文化中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 王洪彬
| 一等奖
| 5
| 河南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现代性研究
| 张慧云
| 一等奖
| 6
|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
| 赵娟
| 一等奖
| 7
| 平顶山学院图书馆人文校园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 葛雁泓
| 一等奖
| 8
| 高中物理教学法与常用测试方法研究
| 王伟峰
| 一等奖
| 9
| 对南方民族歌系列腔格的研究
| 陈文革
| 一等奖
| 10
| 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马亚军
| 一等奖
| 11
| 平顶山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
| 李倩妮
| 一等奖
| 12
| 罗山县皮影戏音乐研究
| 曾凡广
| 一等奖
| 13
| 陕北民歌艺术特征与继承保护的实证研究
| 肖宗恒
| 一等奖
| 14
| 先秦的商业道德及其现代价值
| 李建立
| 一等奖
| 15
| 平顶山市城乡幼儿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
| 顾亚婷
| 一等奖
| 16
|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化的可行性研究
| 杜伟娟
| 一等奖
| 17
| 小学教育专业(文科)培养目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 边春丽
| 一等奖
| 18
|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 王亚飞
| 一等奖
| 19
| 《诗》月刊研究
| 王建青
| 一等奖
| 20
|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
| 李兴武
| 一等奖
| 21
| 发展马街书会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
| 郑来
| 一等奖
| 22
| 大学英语课外自主阅读模式研究
| 董菊霞
| 一等奖
| 23
| 新课程实施下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杨辉
| 一等奖
| 24
| 在裂变中行进的余华
| 焦兰周
| 一等奖
| 25
| 平顶山市旅游产业集群问题研究
| 谢强
| 一等奖
| 26
| 白龟山水库湿地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 于长立
| 二等奖
| 27
| 《聊斋志异》对《史记》的继承和发展
| 何梅琴
| 二等奖
| 28
|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调查与研究
| 林萍
| 二等奖
| 29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 乔华林
| 二等奖
| 30
| 文学教育与中国现代新诗
| 汪保忠
| 二等奖
| 31
| 高师学生心理学厌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 赵红利
| 二等奖
| 32
| 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对比研究
| 蒋领敏
| 二等奖
| 33
| 平顶山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研究与分析
| 宋月丽
| 二等奖
| 34
| 平顶山城乡小学教学资源差异性研究
| 梁广成
| 二等奖
| 35
|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 杨鹏
| 二等奖
| 36
| 法制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 刘建刚
| 二等奖
| 37
|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 刘春萍
| 二等奖
| 38
| 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
| 张俊
| 二等奖
| 39
| 平顶山旅游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 朱品文
| 二等奖
| 40
| 煤炭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
| 李华平
| 二等奖
| 41
| 传统女性汉服流变成因分析
| 李浩
| 二等奖
| 42
| 赵庄魔术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瞻望
| 刘春艳
| 二等奖
| 43
| 平顶山市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研究
| 张亚丽
| 二等奖
| 44
| 中学物理自学学习探究
| 孙现亭
| 二等奖
| 45
| 平顶山旅游产业集群培育与空间整合研究
| 钱宏胜
| 二等奖
| 46
| 区域软环境对企业竞争力作用机制问题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
| 王兴娟
| 二等奖
| 47
| 商品说明书中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与开发
| 梅忠伟
| 二等奖
| 48
| 汉字和汉语的相互作用研究
| 王会琴
| 二等奖
| 49
| 平顶山市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张小雪
| 二等奖
| 50
| 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 贺杰
| 二等奖
| 51
| “BTEC教学模式”影响下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之研究
| 付琳芳
| 二等奖
| 52
| 中英合作办学HND项目商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付岩岩
| 二等奖
| 53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基于双语专业教学的英语听说写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 郭晓燕
| 二等奖
| 54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发挥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冯 建
| 二等奖
| 55
| 开发平顶山市英语乡土教材的研究
| 李彩霞
| 二等奖
| 56
| 关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 贾栗傈
| 二等奖
| 57
| 素质教育与音乐教学改革研究
| 王敏
| 二等奖
| 58
| 平顶山幼儿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 毛晋华
| 二等奖
| 59
| 平顶山市普通高校本科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 高峰
| 二等奖
| 60
| 论流行音乐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
| 朱勇
| 二等奖
| 61
| 本涅特小说中女性意识研究
| 刘文娟
| 二等奖
| 62
| 基于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英语视听专题网站建设
| 郭文正
| 二等奖
| 63
| 关于加强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
| 郑冬冬
| 二等奖
| 64
| 中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 刘晓萍
| 二等奖
| 65
| 英语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策略研究
| 娄艳阁
| 二等奖
| 66
| 博尔赫斯的艺术成就
| 李沁叶
| 二等奖
| 67
| 影视批评方法研究
| 李东晓
| 二等奖
| 68
| 我国高等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走向
| 赵瑞平
| 二等奖
| 69
| 平顶山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 李晓克
| 二等奖
| 70
| 对高中生英语写作中词汇错误的调查与研究
| 赵冬勤
| 二等奖
| 71
| 我市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 康汉真
| 二等奖
| 72
|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多媒体英浯视听说教学研究与实践
| 王洁辉
| 二等奖
| 73
| 朱光潜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 王维玉
| 二等奖
| 74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论与研究
| 朱晓娜
| 二等奖
| 75
| 高校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吕光
| 二等奖
| 76
|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
| 何念如
| 二等奖
| 77
| 非英浯专业本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
| 冯小亚
| 二等奖
| 78
| 我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研究
| 刘云
| 二等奖
| 79
| 平顶山市城市品牌化研究
| 李文同
| 二等奖
| 80
| 平顶山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效应研究
| 韩富贵
| 二等奖
| 81
| 英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及其对策研究
| 孙嫚嫚
| 二等奖
| 82
| 完善输入,激活输出——以“说”为核心改革视听说教学
| 张红霞
| 二等奖
| 83
| 利用教学建模拓展大学生的素质
| 朱维钧
| 二等奖
| 84
| 高中与大学英浯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王军辉
| 二等奖
| 85
| 构建和谐传播环境——传播广告规范问题研究
| 刘平
| 二等奖
| 86
| 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教育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 姜慧
| 二等奖
| 87
|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生英浯口语学习中的实践研究
| 许晓丽
| 二等奖
| 88
| 高师成教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体系的研究——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例
| 李瑞娟
| 二等奖
| 89
|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 赵伟杰
| 二等奖
| 90
| 平顶山市返乡创业典型调查
| 张波
| 二等奖
| 91
|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观状
| 田占范
| 二等奖
| 92
| 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徐双喜
| 二等奖
| 93
| 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图书馆关系研究
| 石晓东
| 二等奖
| 94
|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国农民幸福问题研究
| 于传岗
| 二等奖
| 95
| 平顶山学院学生英语书面语语料库建设与研究
| 刘少英
| 二等奖
| 96
|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钢轧琴调查研究
| 杨成虎
| 二等奖
| 97
| 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 姚显森
| 二等奖
| 98
|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 赵艳
| 二等奖
| 99
| 0-3岁亲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赵黎妹
| 二等奖
| 100
| 平顶山市饮食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孙小军
| 二等奖
| 101
| 图书馆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研究
| 李茵茵
| 二等奖
| 102
| 柳永、周邦彦词风之比较
| 汤吉红
| 二等奖
| 103
|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
| 乔会珍
| 二等奖
| 104
| 刘庆邦小说研究
| 盖伟
| 二等奖
| 105
| 英浯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策略训练实证研究
| 王雁冰
| 二等奖
| 106
| 平顶山市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 崔志浩
| 二等奖
| 107
| 煤化工在我市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潘自红
| 二等奖
| 108
| 县域经济与平顶山发展
| 李民强
| 二等奖
| 109
|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 王小鹤
| 三等奖
| 110
|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英语听说教学研究
| 翟莉轲
| 三等奖
| 111
| 大学英浯课堂教学与四六级考试衔接问题研究
| 李卓
| 三等奖
| 112
| 平顶山市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调查分析
| 郭利利
| 三等奖
| 113
| 英语专业学生汉式英语形成机制研究
| 赵龙
| 三等奖
| 114
|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杨秋灵
| 三等奖
| 115
|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
| 张跃超
| 三等奖
| 116
| 新课程背景下生活性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 万明理
| 三等奖
| 117
|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田明丽
| 三等奖
| 118
| 民族精神与综合国力关系研究
| 张晗
| 三等奖
| 119
| 平顶山市国有资本有效运营问题研究
| 王彩黎
| 三等奖
| 12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策略的优化
| 陈英霞
| 三等奖
| 121
| 社会转型与新闻周刊的发展
| 王秀坤
| 三等奖
| 122
| 高校计算机英语教学探索与研究
| 王岩
| 三等奖
| 123
| 发展经济与提高城市品位问题研究
| 宋亏霞
| 三等奖
|
2008年度平顶山市社科优秀成果获奖汇总表
序号
| 获奖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作 者
| 获奖等级
| 1
| 平顶山方言研究
| 著作
| 李静
| 一等奖
| 2
| 徐玉诺诗文辑存
| 著作
| 秦方奇
| 一等奖
| 3
| 中国古代文学二十讲
| 著作
| 何梅琴
| 一等奖
| 4
| 现代汉语
| 著作
| 陈建裕
| 一等奖
| 5
| 现代汉语中记号和记号字的界定与确认问题
| 论文
| 陈建裕
| 一等奖
| 6
| 煤炭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
| 论文
| 鲁迪
| 一等奖
| 7
| 论政治文明的构成和基本特征
| 论文
| 赵永振
| 一等奖
| 8
| 我国城市市辖区名称探索
| 论文
| 张启慧
| 一等奖
| 9
| 试论邓小平中国总体国际形象思想的“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 论文
| 王培文
| 二等奖
| 10
| 《史记》自杀模式描述及原因探析
| 论文
| 何梅琴
| 二等奖
| 11
| 读《孙子兵法》做股票投资
| 论文
| 王彩黎
| 二等奖
| 12
| 我国洗车业污染状况研究
| 论文
| 谢辉
| 二等奖
| 13
| 试述吐鲁番唐墓花鸟壁画的艺术价值
| 论文
| 杨菱菱
| 二等奖
| 14
| 俄罗斯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 论文
| 王林军
| 二等奖
| 15
| 《蝇王》中人性恶主题的原型研究
| 论文
| 武少辉
| 二等奖
| 16
| 徐玉诺诗歌艺术研究
| 论文
| 冯丹丹
| 二等奖
| 17
| 简论延安精神
| 论文
| 赵永振
| 二等奖
| 18
|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 论文
| 张俊英
| 二等奖
| 19
| 阅读教学:如何走出话语霸权和放任自流
| 论文
| 毋小利
| 二等奖
| 20
| 经验自我对叙述自我的艺术谎言—从叙事视角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论文
| 毋小利
| 二等奖
| 21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论断
| 论文
| 张建林
| 二等奖
| 22
| 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屏幕形象塑造
| 论文
| 李静
| 二等奖
| 23
| 不及物动词说略
| 论文
| 卢淑芳
| 二等奖
| 24
| 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战略中的7S要素模型
| 论文
| 顾亚婷
| 二等奖
| 25
|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性别观
| 论文
| 鲁向黎
| 二等奖
| 26
| 沟通电视与观众的桥梁—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探究
| 论文
| 李静
| 三等奖
| 27
| 改琦仕女画艺术赏析
| 论文
| 杨菱菱
| 三等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