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讯社记者 王珊)12月13日下午,浙江大学教授周少华,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孟树峰应邀来到我校,为陶瓷专业师生做了关于《陶瓷艺术与中国文化》与《青瓷文化》的讲座。我校科研外事处、陶瓷研究所、艺术设计学院及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负责人参加了讲座。
讲座由科研外事处处长于长立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周少华教授与孟树锋大师的基本情况。
讲座中,周少华教授首先做了关于《陶瓷艺术与中国文化》的讲座。讲座分为陶器的起源给人类带来什么、陶器在人类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陶瓷图案追溯历史起源、陶器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周少华在讲座中指出,磨制石器、制陶业、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四个基本要素,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它与青铜器的发展相辅相成,是人类最早运用科学技术的典范。他强调,陶器本身属于人类物质文明的象征,我们研究陶瓷不仅要着重于陶瓷器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古瓷器与残器中解读人类文明的起源与进步。
随后,孟树锋大师从青瓷的地位和定义、釉色与釉层厚度、烧窑的分类和青瓷的美学等几方面作了讲解。他指出,青瓷的地位是瓷祖、瓷纲、瓷父和瓷母,青瓷是人类改变物质世界由陶转向瓷的第一个起点,是一切瓷器的鼻祖,古青瓷有“青瓷”和“原始青瓷”之分。孟树锋表示,青瓷是窑变的产物,是磨砺着硬“炼”出来的生命之色;陶工们创造的不只是青瓷,还有他们的精神。
此次讲座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开阔了视野,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