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平院 -> 正文

《中国科学报》:引厂进校点亮育人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5-06-05 发布单位: 宣传部  新闻作者:宣传部 点击量:

《中国科学报》(6月4日第八版)、《光明网》等媒体对我校引厂进校点亮育人新模式进行报道。

链接地址:

《中国科学报》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3196

《光明网》http://edu.gmw.cn/newspaper/2015-06/04/content_107065618.htm

引厂进校点亮育人新模式

正在平顶山学院化学实验楼“化工助剂研究所”做实验的杨成业已经不是该校的学生了。他是平顶山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14届毕业生,此时的身份是许昌龙兴达煤化工有限公司员工。

与杨成业有相同待遇的还有其他几名同学。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李松田表示,杨成业能一直在学校的实验室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化,得益于他们正在实施的一项“引厂进校”举措。

“常规的做法是走出去,而我们的措施是引进来。这样,一来可以减少企业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二来可以提高我们设备的利用率,三来可以就近让学生‘进厂实习’,可谓一举多得。”李松田说。

从2014年5月开始,龙兴达公司在平顶山学院化学实验楼设立了化工助剂研究所。双方选派技术力量联合攻关,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杨成业表示,龙兴达公司已经和化学化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了多个产品,并有2项产品申请了专利。此外,该公司目前正在和他的母校合作,进行抗癌药物中间体和液晶材料中间体的研发,而这些都属于煤化工的下游产品;同时,还在平顶山学院建立了产品检测基地,学校利用其仪器设备及时、便捷地为公司提供产品表征和性能测试。

2014年,平顶山学院已有4名化工专业毕业生进入龙兴达公司工作。今年,还没毕业就已经拿到工资的王凯已决定留在该公司了。同时,该公司决定再招聘平顶山学院6到10名毕业生进入其研究所工作;向平顶山学院提供横向课题研究经费,该经费由校方主导,在校生将以带薪实习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

从过去的闭门科研,到今天的开放合作,李松田感慨颇多。他表示,自己和本校的田刚博士同时被龙兴达公司聘请为化工新材料及新技术研发顾问,结合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同时,平顶山学院与河南中平瀚博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新型炭材料联合实验室”,与平顶山三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的“炭素材料检测基地”,与河南为洋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化纤助剂研发中心”均已在学校挂牌并开始运行,届时,化学实验楼内将建成一个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