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平院 -> 正文

《光明日报》刊发校长苏晓红理论文章

发布日期:2022-01-10 发布单位: 宣传部  新闻作者: 点击量:

编者按:1月8日,《光明日报》(第08版)刊发学校校长苏晓红理论文章《平顶山学院:政产学研协同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平顶山学院把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先后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建河南省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尼龙新材料学院、全国首家鲲鹏产业学院、智能电力装备学院、陶瓷学院、大河传媒学院等多个成效明显的产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政产学研协同 教学做创融通”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网址链接:

《光明日报》(2022年1月8日08版)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1/08/nw.D110000gmrb_20220108_4-08.htm

《光明网》:http://gmrb.cloud.gmw.cn/gmrb/html/2022-01/08/content_93525.htm

原文如下:

平顶山学院:政产学研协同推进产业学院建设

苏晓红

在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与郏县陶瓷产业园以陶瓷为“媒”,实现产学结合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平顶山学院副校长郑东丽说:“我们将本着资源共享、创新同步、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谋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陶瓷文化传承以及产业产品转型升级等各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平顶山学院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校地校企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在融入与服务地方中打造办学特色优势,这次签约是学校众多校企合作活动的一个缩影。

作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平顶山学院把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突破口,先后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中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建河南省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尼龙新材料学院、全国首家鲲鹏产业学院、智能电力装备学院、陶瓷学院、大河传媒学院等多个成效明显的产业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政产学研协同 教学做创融通”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打造特色学科专业群

夯实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

平顶山学院坚持“服务需求、交叉融合、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建设理念,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了一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夯实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尼龙新材料学院对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尼龙新材料产业和平顶山市中国尼龙城建设,打造尼龙及化工新材料学科专业群,立项建设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立项教育部、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中国尼龙城’战略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打造特色学科团队“尼龙新材料与绿色化工新技术团队”。智能电力装备学院对接智能电网产业,打造智能电力装备学科专业群,立项建设省级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省级一流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成省级精品开放课程“高电压技术”,建成“智能输配电装备研究河南省创新型科研团队”。

政产学研共建平台

为“三协同”提供有力支撑

平顶山学院紧紧依靠政府引导,牵手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政产学研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和育人平台,为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尼龙新材料学院、智能电力装备学院、大河传媒学院等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建成了“特种石墨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高压智能电器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等一批省级科研、创新平台,与行业企业共建传媒大讲堂、影视实训中心、无人机航拍飞行实训室等一批实训平台。陶瓷学院校企研合作建成“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鲁山花瓷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平台,共建了陶瓷创意工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先后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产品设计师培训和考试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评选考试基地和河南陶瓷艺术大师评选考试基地。

“六个对接”引企入教

全面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平顶山学院通过“六个对接”全面推进引企入教,校企协同育人日益深化。“六个对接”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合作单位对接、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课程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教学过程与合作单位对接、教学质量评价与合作单位对接。陶瓷学院邀请厦门匠仕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单位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吸纳箭牌卫浴、鲁山花瓷等10余家公司的设计师构建校企一体、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课程群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共建“建筑陶瓷设计”“鲁山花瓷创新设计”等6门行业特色课程,与广东佛山金牌陶瓷等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余个,建设8个“师带徒”教师工作室,连续6年邀请合作单位行业专家担任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评委、创新创业竞赛评委。“六个对接”推动陶瓷学院,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

“教学做创融通”

推动专创深度融合

平顶山学院依托各产业学院政产学研共建的平台,建成一批特色工作室、开放实验室,推进“教学做创融通”,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每个特色工作室或开放实验室都组建校企双导师团队,导师带领学生团队在“真实环境”中,以“真实项目”,开展“真实流程”的全程实战。特色工作室以“创意—创作—创新—创业”为教育主线,开放实验室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为教育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真题真做,应用类专业来自实践一线的课题占比平均达到80%以上。近3年,学生在全国“互联网+”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37项、省级奖励2352项,获授权专利66项。

“双提升”成效明显

辐射带动效应增强

平顶山学院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双提升”。2017年以来,学校依托产业学院立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课题1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学校近3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同类高校平均水平之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在98%以上。智能电力装备学院在超高压、高压智能电网设备运行监测和维护领域成功研发并推广应用产品19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7项,多项研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学院建设有力推动了平顶山学院的转型发展,学校的省示范校建设工作进入全省前列,2019年成功承办河南省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