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公告 -> 正文

平顶山学院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2021-2025年)

发布日期:2021-09-30 发布单位: 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所   点击量: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充遴选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的通知》(教发规〔2021〕89号)精神,按照《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公布“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名单的通知》(教发规〔2021〕158号)要求,学校紧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着力特色优势打造,高质量推进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二期建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内涵、特色、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着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能力体系构建,着力学校特色优势打造,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推动学校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办学特色优势更加显著,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升。高质量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取得突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的区域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到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5000人左右,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稳定在16000人左右,非学历继续教育达到50000人次以上。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到2025年,在智能电网、尼龙及化工新材料、陶瓷、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跻身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构建起完善的“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人才培养体系,“政产学研用协同 教学做创转融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进入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以上,通过专业认证专业10-15个,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30门左右,力争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取得突破,“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达到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能力大幅提升。构建起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到十四五末,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5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3个,立项国家级研究项目40项以上,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5-20项,获取科研经费2.5亿元,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取得突破。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总数达到1500人左右,引进培育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10名左右,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0%左右。

开放办学开创新局面。到2025年,构建起内外互动的开放办学体系,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明显提升。建成国家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2-3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个左右。新增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建成国际联合科研平台2-3个。

办学条件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持续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条件,建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完成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美丽校园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

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到2025年,基本形成能够支撑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治理体系。现代大学制度日益完善,校院二级管理运行顺畅,教育评价体系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创造性显著提升。

(二)建设思路

示范校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盯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不动摇,突出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强优势,扭住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提内涵,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强基础,推进平台资源、信息化、国际化建设强支撑,深化教育教学、治理机制改革增动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保障。

三、建设内容与任务

(一)坚持内涵发展,实施“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突破工程”,努力提升办学层次

制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集中资源围绕关键指标和薄弱环节开展重点攻关,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聚焦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和艺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进行重点建设,对标对表落实建设任务。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加快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十四五”期间联合培养研究生达到150-200人。设立专项建设资金,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坚持特色名校,实施“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建设工程”,打造办学特色优势

坚持“服务需求、交叉融合、特色发展、追求一流”的建设理念,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三优、三特、两新”的学科专业群建设体系。到2025年,在智能电网、尼龙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建成3个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

1.建设高峰-高原学科专业群。着力打造学科专业群建设高地,梯次推进学科专业群建设。对接智能电网、尼龙及化工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做优智能电力装备、化工与新材料、文创与传播三个学科专业群对接基础教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做特教师教育、ICT和医疗康养三个学科专业群。对接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学科专业群、生态与生物交叉学科专业群。

2.开展“一群一区服务行动”。围绕产业聚集区对高素质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开展“一群一区服务行动”,一个学科专业群至少对接服务一个产业集聚区(或县区),构建学科专业群与产业深度对接融合机制,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3.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群建设机制。完善学科专业建设组织机构,建立学校—学科专业群—二级学院三级学科专业群管理体系,统筹推进学科专业群建设。构建内外结合、多元参与、责权明晰、分工合理、运行顺畅、激励有效的学科专业群建设运行机制。建立学科专业群建设保障机制,从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加大对学科专业群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坚持质量立校,实施“人才培养固本提质工程”,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中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支撑,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1.构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新格局。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升思政课程吸引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行、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格局。强化五育融合,完善“体育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导师制,实施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推进书院学院协同育人。

2.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 教学做创转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校企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岗位群能力需求完善模块化课程体系,完善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推进多功能融合理实一体化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校企一体模块课程团队授课模式。持续完善“教训赛孵”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持续打造科技竞赛特色品牌项目,创建河南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开展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班项目,着力推进“四新”等新型人才培养。加强高质量教育教学研究,引领和支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取得突破。

3.推进品牌专业建设。实施专业认证全覆盖,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升“四新”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深化课程改革与创新,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共建课程。大力推进智慧教学,以推广新型教学模式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大幅提升“教学做创转”一体化课程建设规模和水平,健全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推行“招生、培养、就业到毕业后5年”全周期人才培养,切实提升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健全品牌专业建设机制,完善品牌专业建设标准,实施品牌专业考评与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课程+平台(基地)+团队”一体化建设。到十四五末,打造一批生源质量好、就业质量高,在省内同类专业有明显竞争优势、在相关产业领域有影响力、社会美誉度高的品牌专业,带动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推进校内外常态化教学全程监测评价,准确把握教学运行状态。坚持成果导向,健全完善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5.推进继续教育创新提质。推进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以“稳规模、抓规范、强内涵、提质量”为主线,非学历继续教育以“扩规模、育特色、提质量、创品牌”为主线,育训结合,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深化“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混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渠道更加畅通、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利的继续教育体系。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

(四)坚持科研强校,实施“科技创新攀登工程”,显著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遵循“1124”学科建设思路,坚持应用研究导向,强化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突出“支撑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贡献”两项主要任务,抓好“凝练特色研究方向”“建设高水平团队”“打造高层次平台”“产出高质量成果”四个着力点,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团队为突破口,提升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取得突破。

1.构建“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体系围绕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艺术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把高压绝缘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列入高峰学科进行建设;把与高峰学科基础相近、服务面向相近、建设基础较好的学科,服务面向清晰、发展前景好、建设基础较好的学科纳入高原学科进行建设,显著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打造高水平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平台。依托“高峰”“高原”学科专业集群,产业学院与产业头部企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进“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库,采取“大师+研究团队”、“领军学者+PI(实验室研究组长负责制)”等管理模式,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研发、联合承担省级、国家级科技和工程项目等,产出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科技创新成果。推进创新平台实体化(或模拟实体化)改革,打造产学研技术创新利益共同体。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研究水平。

3.提升区域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深度融入河南省文创文旅融合战略,重点支持中原古陶瓷研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围绕中原陶瓷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开展研究、挖掘、传承、创新与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鼓励、支持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平台和团队,鼓励、支持校地校企共建文化传承创新共同体,服务区域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文化成果。

4.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设立横向课题引导基金、成果转化培育基金,加快推进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产学研合作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政校企联合设立重大科技成果孵化基金,资助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按照“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支持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成果中试验证以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工作。建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成果转化等科研业绩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应用研究的积极性。

5.深化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创新质量+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完善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激发创新活力。健全完善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探索建立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科研合作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基于多元共建共享的产学研不同主体之间考核结果互认机制,探索推进长周期评价,健全完善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五)坚持人才兴校,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强基工程”,显著提升师资保障能力

以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提升为首要任务,以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为关键,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高水平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到十四五末,建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育人水平高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基础保障。

1.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高尚师德。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和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加强师德教育,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健全教师荣誉制度,激励教师潜心育人。强化师德考评,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

2.引育并举汇聚一流人才。设立“鹰城学者”“杰出英才”岗位,重点围绕高峰高原学科专业群建设,引进和培养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加大力度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拔尖人才。进一步加大博士学位教师引进力度,继续鼓励支持专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依托重点学科、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3.健全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在教师研修、职业发展咨询、教育教学指导、学术发展、学习资源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完善教师发展培训制度,推进教师分类、分层培训,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推进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将培训学分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持续加强 “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与政府、企业建立常态化人才互聘机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产学研用能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水平。加大外籍专家引智力度,与外籍专家共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支持学术骨干在境外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加强“外语+专业”师资的国外培训,打造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力量。优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完善引、育、用、留机制,为教师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校院两级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二级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办法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业绩贡献为导向,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相适应职称评审制度,加快推进分类评审。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制度,科学定岗、定编、定责,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

(六)坚持开放活校,实施“产教融合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提升工程”,提升开放办学水平

立足地方,服务产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构建内外互动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办学体系,开创开放办学新格局

1.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质升级。建设省校两级产业学院建设体系,重点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遴选校级重点建设产业学院,推动产业学院建设提档升级。理顺现代产业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探索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产业学院建设模式。统筹推进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把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

2.推进校企共建产业研究院。各产业学院、各学科专业群要聚焦区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与产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等联合成立“产业化导向、企业化运营、专业化服务”的产业研究院,产学研共建高水平研究团队,基于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学校服务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能力。

3.推进校地共建地方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服务平顶山县域经济发展,鼓励支持跨学院校地共建地方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基地、改革发展咨询研究基地、地方高层人才引进和培养基地、地方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和成果的转移转化平台及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践基地

4.深化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学校、学院与省内、国内高校对口交流与合作,重点实施一批对口协作教育项目,精准引入同类先进院校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质办学资源,深化双方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交流、挂职锻炼和跟岗研修、科研协同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合作共建。

5.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质扩容增效。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构建“外语+”“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模式,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二级学院以专业国际认证标准为建设参照,提升专业和课程国际化建设水平。

6.加强新时代中外人文交流。以西班牙语中心为桥梁推进学校、地方政府与西班牙语国家在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进雅乐文化、龙狮文化、中原古陶瓷文化等特色文化项目的国际交流与传播,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文化项目。鼓励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开展汉语国际传播,推出高质量“中文+”项目。

(七)坚持共享共建,实施“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显著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坚持“整体谋划、突出重点、共建共享、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实验实训平台、图书资源、信息化、后勤服务保障等建设工作,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

1.高质量完成重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推进“学生公寓”“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工科实训楼、产教融合实训楼建设项目,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推进创新创业园调规和工程项目建设,争取“十四五”末完成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扩大运动场馆规模,优化运动场馆布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和环境。

2.推进“教学做创转一体化”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坚持“教学优先、共享优先、效益优先”原则,按照“补齐短板、强化基础、提升水平、突出特色”的建设思路,以产业学院、学科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政产学研多元共建共享、理实一体、“教学做创转”一体化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把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成为支撑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和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按照学科专业群建设规划优化实验实训平台布局结构,推进群内实验实训平台统建统管共享共用。培优育特,重点加强新建专业、认证专业、一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所需的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推进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提升平台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开放率、利用率、资源共享率。

3.推进“四型、四中心”图书馆建设。坚持“读者为本,服务育人”的办馆理念,以建成“智慧型、书香型、开放型、创新型”的“文献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文化中心”为目标,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着力推进图书资源、馆舍环境优化、图书馆智慧平台等工作,做好教学、科研、终身学习支持,把图书馆打造成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温馨书房、教研交流俱乐部、校园文化展示馆和电子资源24小时零距离陪伴的学习助手,力争跨入河南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图书馆行列。

4.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向智慧化校园转变,建成一体化智能化教学平台和一站式管理服务平台,构建泛在式智慧化学习环境和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环境。持续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和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重点推进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服务、基础支撑网络设、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共享与应用等建设等工作,争创河南省智慧校园示范高校。

5.建设师生满意的后勤服务体系。以提高师生满意度为目标,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推进宿舍、教室、图书馆、餐厅等学习生活场所优化,打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生态环境。继续推进校园环境美化、亮化、智慧化建设,为全体师生打造美丽舒适温馨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八)坚持改革创新,实施“治理体系创新提升工程”,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党委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全面领导,建立起适应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需要,比较完善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

1.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层次清晰、科学规范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办学自主权扩大,办学积极性、创造性明显提升,做强二级学院。

2.建立符合新时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需要的评价激励机制。遵循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及考核、激励制度体系。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产业学院、学科专业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学校大部制管理改革,逐步推进管理部门运行绩效和服务满意度评价。

(九)坚持以文化人,实施“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学校软实力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强化校园环境文化属性,建设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学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引领道德风尚。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

2.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标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建设活动,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近师生。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培育志愿服务品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与预防体系建设,创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网络文化品牌。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建设美丽校园,推动实现校园山、水、园、林、路、馆建设达到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建成省级文明校园标兵。

3.大力加强校风建设。持续改善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带动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不断提升。丰富和发展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教育教学的优秀成果、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氛围,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强化校风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激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4.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学校精神的教育作用,以墨子文化为主题,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达到桃李不言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狠抓任务推进与落实

成立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推进示范校建设各项任务。狠抓任务落实,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和完善示范校建设重点实施项目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建立示范校建设工作持续改进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示范校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二)内外协同,强化示范校建设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财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用好政府投入资金和相关倾斜政策。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共建共享,引入政府、行业、企业、校友等多方办学资源。通过设立基金、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等途径筹措办学资源。省财政支持示范校建设专项经费专门用于示范校建设,学校配套设立省示范校建设专项资金。

(三)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加强示范校建设的宣传引导工作,增强全校师生对示范校发展理念、奋斗目标、总体思路和重要行动的认同感,激发全校师生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示范校建设。建立与政府、行业企业等有关各方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赢取有关各方对学校建设示范校、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支持与合作。举全校之力,融各方资源,全力营造示范校建设内外部良好环境。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