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8日)
文祯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动员大会。首先我代表校党委、行政,对郑茂杰副市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的总体部署,我校将于2012年下半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今天的大会既是我校迎评促建工作全面启动的动员会,也是工作安排部署会,更是我们抓住评建机遇规范管理、深化改革,推进教学基本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评估目标的誓师大会。
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要意义
1、教学评估是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空前扩大,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大会上强调,高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指出,高等教育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2005年和2007年,教育部下发两个一号文件,核心都是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因此,当前和今后,提高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所有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核心任务、紧迫任务。开展教学工作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估来指导、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促使学校对照规范和国家质量标准,加强建设,改善管理,从而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接受合格评估是促进我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机遇。2009年开始,教育部在总结从2003年启动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评估方案进行了调整,按照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原则,决定从2011年开始启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今年9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会议,明确教学评估工作是一项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接受教育部实施的教学工作合格评估;10月,省教育厅召开我省新建本科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会议,对我省的新建院校合格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按照教育部教学评估工作方案的总体设计,此次实施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这次接受教育部合格评估,我们既要看到挑战和考验,更应该把这次评估看作是提升内涵建设的良好机遇。迎接这次评估,既是我校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的过程,也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的过程;既是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的过程,也是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过程;既是各项具体工作不断改进的过程,也是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评估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我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每一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同志们,在评估的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退路,也来不得丝毫的懈怠和迟疑,全校上下、全体教职工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念,凝心聚力,扎实工作,确保我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务实通过、全面合格。
二、我校评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05年11月成立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领导小组,2006年12月召开了首届教学工作会议暨评建工作动员大会。自评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建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评估指标为依据,将评建工作与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了各项工作。
一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2006年和2010年先后召开了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对升本以来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教学工作的思路、重点和措施。2008年,我们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这个主题,在全校实施了“课堂教学质量年”活动。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是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构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几年来,学校坚持不懈抓制度建设、抓管理规范,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分解年度目标任务等措施,促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教学管理制度和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管理运行规范有序,教学质量得到了基本保障。
三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教学行政用房、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大幅度增加,基本达到或接近教学合格标准。目前,学校各类教学设施基本齐全,基本能满足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需要。
四是专业与课程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带动,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先后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学科体系比较完备,专业特色初步显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本科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与林业部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
五是优良的学风校风逐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这几年通过坚持不懈的抓“三风”建设,通过举办各类知识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强化示范引导,逐步形成了优良的学风、考风、校风,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学生在省级以上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比赛、师范技能大赛、英语竞赛、朗诵比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都有突出表现。考研率、各类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率逐年提高。
六是评建工作有序推进并逐步常态化。借助上一轮水平评估,我校也启动了各单位的本科教学工作自评自建工作。通过专题学习研究、邀请评估专家作报告和赴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考察等形式,在管理规范化,评估档案资料搜集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顺利通过了德育评估、公共艺术评估、体育专业评估、学士学位授予点评估和省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试办情况评估等专项评估活动,评估工作逐步常态化,为本次合格评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看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我校的教学工作水平与评估指标体系标准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一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乏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还不够深入,学校及院系的办学特色不突出,亮点较少且凝炼不够。二是师资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校下大力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总量增加,结构有效改善。但与学校发展要求相比,与指标体系对照,仍有不少差距,数量和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与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对照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生均经费、生均教学仪器设备、生均图书等,有待加强建设。四是对评估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有些单位和同志对评建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还没有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评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或者认为评建工作于己无关,只是一些单位、部分同志的事情,这些也会影响学校评建工作的整体推进。
对成绩要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更要认真疏理。评建的过程就是找问题、找差距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弥补差距的过程。有些问题是我们自己能解决的,要尽最大努力去解决,有些问题我们自己解决不了,如经费投入问题,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会得到解决。属于我们个人思想认识问题的,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切围绕评估,一切服从评估,一切服务于评估,一切保障评估,一切为了评估。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又要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坚定不移地把评建工作做好。
三、加强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务实通过全面合格
从现在开始到明年接受教育部评估不到一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们要把评建工作作为学校压倒一切的首要工作,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评建工作。学校制定了《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目标任务,对评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这里,我就如何落实《评估方案》、扎实有效推进评建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要加强领导,尽快成立各级组织机构。两办联合下发的《评估方案》,明确了学校层面的评建组织机构的组成和工作运行机制。各单位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尽早开展各项工作。学校层面的工作机制是采取校领导分工负责和联系院系制度,具体指标体系的实施以项目组方式推进,7大一级指标分5个项目建设组,评建工作能不能顺利推进,项目组的工作很关键,因此,这5个项目建设组必须首先启动有关工作。各单位及评建组织机构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这是评建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二要加强学习,掌握评建政策。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及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的《评估方案》,掌握上级有关教学工作评估政策,熟悉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理解评估意图和要求。尤其要对指标体系每一个观测点认真研讨,读懂领会,心中有数,本着硬件务实、软件从严的要求,踏踏实实做好评建工作。
三要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各评建工作机构要组织精干队伍,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细分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各教学院(系、部)和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评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本单位评建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按照学校评估工作安排和部署制定本单位的评建工作方案,将任务落实到每个人。这次评估工作各教学单位承担指标体系中大部分工作任务,任务相当繁重。只有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形成人人有责、人人有事、人人做事、人人管事、人人是评建主体的工作局面,才能顺利推进评建工作。
四是各部门、各院系以及各评建组织机构要树立大局观念,主动工作,团结协作,形成合力。评估工作是涉及学校全方位的工作,不是哪几个部门、哪几个人的事情,会后同志们认真学习指标体系会发现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按我们学校的运行实际,任务交叉量很大。比如,教学条件与利用就涉及财务、基建、后勤、设备、图书、网络等。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严格划清任务界限不可能,因此,学校的方案是按任务量做了初步的责任划分,分工是相对的合作是必须的,没有合作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克难攻坚的干劲什么事也干不成。越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能考验我们每一位同志的工作能力、意志品质、责任意识、思想境界,也越能激发和凝炼我们的大学精神。我相信我们全体教职员工一定能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为我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平顶山学院精神赋予新的内涵,做出新的诠释。
同志们,这次评估,事关我校的生存和发展大计,事关学校的兴衰荣辱,全校师生员工都要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意义。我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教职员工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力投入到评建工作中来,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夺取评估工作的最终胜利,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