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河南日报》报道了学校近年来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网址链接:
《河南日报》(2018年09月11日第11版:基层之声)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8-09/11/content_279603.htm
平顶山学院:政产学研协同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今年暑假我带领六名学生在厦门匠仕工业设计公司进行了实践学习,不仅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而且对企业的专业型人才需求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方向。”来自平顶山学院的宋梦雨老师在谈及暑假的实践经历时说道。
利用假期将老师“送到”相关行业提升实践能力,这是平顶山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平顶山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结构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
平顶山学院坚持立足地方,立足行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方与学校同频共振、共建共赢。
学校紧密对接平顶山市“5+5”工业发展新格局和“233+”现代服务业新体系、“三城两地一区”发展规划、“五大转型”战略部署,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确定了“做大做强电气信息类、化工环境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群;做优做特文化创意类、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群;积极培育和发展医疗卫生类学科专业群”的发展思路,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现有在办的56个专业全部为应用型专业,开办了河南省唯一一个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学校推进实施特色优势专业群建设工程,重点打造地方和行业急需的特色优势专业群,建成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
构筑平台政产学研协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平顶山学院根植地方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依靠政府引导,牵手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与30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努力构筑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平台。
服务于“中国尼龙城”建设,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三方共建“平煤神马学院”,与河南亚坤实业集团共建“亚坤学院”等。服务于“中原电气城”建设,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平高集团三方共建“平高学院”,校企共建“高压智能电器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省级平台,建成了省级创新型科研团队“智能输配电装备研究创新团队”。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与大河网共建“大河传媒学院”,与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共建“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研究院”,共建“李国桢陶瓷学院”、“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等。服务于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厅共建“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成立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院”,与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河南省伏牛山区濒危植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六个对接创新产教合作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知行合一
平顶山学院坚持“六个对接”,不断深化产教合作育人,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合作单位对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调研、咨询及论证等工作。实现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组建校企联合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实现课程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将产业和技术的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合作单位对接,校企联合建设面向职业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新增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基地)90余个。实现教学过程与合作单位对接,校企合作开展行业技术应用、专业见习、生产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环节。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与合作单位对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外部化、市场化。
2016年以来,学校备案建设校企联合双师型教学团队18个,行业企业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年均7000余人次,校企合作开展课程改革100余门,教学过程与合作单位对接做到专业100%全覆盖。推进课程考核改革300余门,行业技术专家进课堂、行业专家担当毕业论文答辩、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评委等已成常态。学生学习成果直接面向行业、市场接受检验,开办了60余期“大学生陶瓷创业集市”,参与节目制作,为政府、企业单位策划制作宣传片150余部。
完善制度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长效保障机制
平顶山学院努力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制定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推进行业学院建设,成立了行业学院管理机构,制定了《关于推进行业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校企一体化双师队伍建设,制定了《行业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定管理办法》。目前,学校进一步完善产教合作专业、课程建设机制,正在制定《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平顶山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奋力开拓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以来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奖励1000余项,涌现了“窝牛街”“追光文化传媒”等一批创业典型案例。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为学校实现“转型、提质、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向丽 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