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展科技经济融合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名称与内容
(一)党建引领科技经济融合创新与实践研究
研究科技社团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省科协“5610”总体安排及市科协重点工作,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强基固本,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二)我市科技创新平台现状及建强发展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中试基地、计量测试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创新平台现状,并提出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强发展的建议。
(三)我市创新主体培育体系研究
结合我市实际,围绕建立健全“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破题”机制、深化拓展“高校院所+技术平台+产业基地”“名企+名校”模式、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体系以上三方面之一,分析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促进我市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四)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研究
研究分析中国尼龙城建设现状,提出大力推进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五)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研究
研究分析白龟湖科创新城发展、建设、规划,提出白龟湖科创新城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运营、高效率运转的建议。
(六)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建强发展研究
围绕我市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储能、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轻工纺织、绿色食品等七大产业集群,选择其中之一深入研究,提出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的建议,以建强我市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七)现代化新鹰城建设研究
围绕《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选择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发展建议,以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
(八)数字化赋能助力智慧学会建设研究
研究用信息化、大模型等技术推动数字化学会建设,赋能学会、服务会员、辐射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对面、键对键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有效提升学会服务能力。
(九)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与实践研究
结合我市实际,研究科技赋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
(十)县域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需求分析
梳理县(市、区)产业发展特征及支柱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分析,提出县(市、区)产业发展、区域技术创新建议。
(十一)陶瓷产业振兴发展研究
贯彻落实市陶瓷产业发展推进会精神,围绕汝瓷、花瓷、唐钧等我市特色陶瓷产业的制度和政策、学科和人才、科研和创新、文旅和文创、生产和加工、平台和服务、宣传和推广等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汝窑传承与创新、汝瓷产业“产学研旅”、载体孵化赋能汝瓷高质量发展及陶瓷材料、配方和工业特种陶瓷等陶瓷产业共性技术,提出汝瓷、花瓷、唐钧等高质量发展建议。
(十二)企业科协组织科技经济融合创新与实践研究
研究企业科协在科技经济融合中发挥作用的创新做法,提出企业科协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有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意见建议。
(十三)高校科协组织科技经济融合创新与实践研究
研究高校科协在科技经济融合中发挥作用的创新做法,提出高校科协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有效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意见建议。
(十四)新质生产力研究
研究我市新质生产力现状及培育、发展对策,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十五)科技馆内容建设研究
我市科普场馆建设现状、鹰城科技文明与科技馆(新馆)功能定位与内容建设研究,推进我市科技馆(新馆)布展工程建设。
(十六)其他方面
申请人也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长,自选方向、自拟题目进行申报,题目拟定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明。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课题如有协作单位,需在申报书中写明,并明确任、分工、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责、权、利。联合申报的项目,默认牵头单位为第一申报单位。
2.申报课题组成员不超过五人(含主持人)。课题主持人应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申报项目经费预算应符合国家和省财政厅、省科协《河南省省级科普与学会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客观真实。
三、项目评审
市科协将组织专家对相关课题立项、结项情况进行评审,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对获奖的优秀项目拨付奖补资金。
四、材料提交
1.《申报书》一式四份
2.《项目汇总表》一份
以上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2024年4月22日前统一报送至科研处办公室(办公楼318室),电子版以“学院名称+2024市科技经济融合研究课题”发送至邮箱1112@pdsu.edu.cn。
请各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申报。
联系人:贺军利 万小祎
联系电话:2077216
科研处(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处)
2024年3月18日